# 除了授权码许可类型,OAuth 2.0 还支持什么授权流程?
在前面几讲学习授权码许可类型的原理与工作流程时,不知道你是不是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:授权码许可的流程最完备、最安全没错儿,但它适合所有的授权场景吗?在有些场景下使用授权码许可授权,是不是过于复杂了,是不是根本就没必要这样?
比如,小兔打单软件是京东官方开发的一款软件,那么小明在使用小兔的时候,还需要小兔再走一遍授权码许可类型的流程吗?估计你也猜到答案了,肯定是不需要了。
你还记得 授权码许可流程的特点 么?它通过授权码这种临时的中间值,让小明这样的用户参与进来,从而让小兔软件和京东之间建立联系,进而让小兔代表小明去访问他在京东店铺的订单数据。
现在小兔被「招安」了,是京东自家的了,是被京东充分信任的,没有「第三方软件」的概念了。同时,小明也是京东店铺的商家,也就是说 软件和用户都是京东的资产。这时,显然没有必要再使用授权码许可类型进行授权了。但是呢,小兔依然要通过互联网访问订单数据的 Web API,来提供为小明打单的功能。
于是,为了保护这些场景下的 Web API,又为了让 OAuth 2.0 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的更多场景,来解决比如上述小兔软件这样的案例,OAuth 2.0 体系中还提供了 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类型。
# 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
从「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」这个命名上,你可能就已经理解它的含义了。没错,资源拥有者的凭据,就是用户的凭据,就是 用户名和密码。可见,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。那为什么 OAuth 2.0 还支持这种许可类型,而且编入了 OAuth 2.0 的规范呢?
我们先来思考一下。正如上面我提到的,小兔此时就是京东官方出品的一款软件,小明也是京东的用户,那么小明其实是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来直接使用小兔这款软件的。原因很简单,那就是 这里不再有「第三方」的概念了。
但是呢,如果每次小兔都是拿着小明的用户名和密码来通过调用 Web API 的方式,来访问小明店铺的订单数据,甚至还有商品信息等,在调用这么多 API 的情况下,无疑增加了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信息的攻击面。
如果是使用了 token 来代替这些「满天飞」的敏感信息,不就能很大程度上保护敏感信息数据了吗?这样,小兔软件只需要使用一次用户名和密码数据来换回一个 token,进而通过 token 来访问小明店铺的数据,以后就不会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了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下这种许可类型的流程,如下图所示:
步骤 1:当用户访问第三方软件小兔时,会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。索要用户名和密码,就是 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类型的特点。
步骤 2:这里的 grant_type 的值为 password,告诉授权服务使用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凭据的方式去请求访问。
Map<String, String> params = new HashMap<String, String>(); params.put("grant_type","password"); params.put("app_id","APPIDTEST"); params.put("app_secret","APPSECRETTEST"); params.put("name","NAMETEST"); params.put("password","PASSWORDTEST"); String accessToken = HttpURLClient.doPost(oauthURl,HttpURLClient.mapToStr(params));
1
2
3
4
5
6
7步骤 3:授权服务在验证用户名和密码之后,生成 access_token 的值并返回给第三方软件。
if("password".equals(grantType)){ String appSecret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app_secret"); String username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username"); String password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password"); if(!"APPSECRETTEST".equals(appSecret)){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app_secret is not available"); return; } if(!"USERNAMETEST".equals(username)){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username is not available"); return; } if(!"PASSWORDTEST".equals(password)){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password is not available"); return; } String accessToken = generateAccessToken(appId,"USERTEST");//生成访问令牌access_token的值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accessToken); 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到了这里,你可以掌握到一个信息:如果软件是官方出品的,又要使用 OAuth 2.0 来保护我们的 Web API,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小兔软件的做法,采用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类型。
无论是我们的架构、系统还是框架,都是致力于解决现实生产中的各种问题的。除了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类型外,OAuth 2.0 体系针对现实的环境还提供了客户端凭据许可和隐式许可类型。接下来,让我们继续看看这两种授权许可类型吧。
# 客户端凭据许可
如果没有明确的资源拥有者,换句话说就是,小兔软件访问了一个不需要用户小明授权的数据,比如获取京东 LOGO 的图片地址,这个 LOGO 信息不属于任何一个第三方用户,再比如其它类型的第三方软件来访问平台提供的省份信息,省份信息也不属于任何一个第三方用户。
此时,在授权流程中,就不再需要资源拥有者这个角色了。当然了,你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 「资源拥有者被塞进了第三方软件中」 或者 「第三方软件就是资源拥有者」。这种场景下的授权,便是客户端凭据许可,第三方软件可以直接使用注册时的 app_id 和 app_secret 来换回访问令牌 token 的值。
我们还是以小明使用小兔软件为例,来看下客户端凭据许可的整个授权流程,如下图所示:
另外一点呢,因为授权过程没有了资源拥有者小明的参与,小兔软件的后端服务可以随时发起 access_token 的请求,所以 这种授权许可也不需要刷新令牌。
这样一来,客户端凭据许可类型的关键流程,就是以下两大步。
步骤 1:第三方软件小兔通过后端服务向授权服务发送请求,这里 grant_type 的值为 client_credentials,告诉授权服务要使用第三方软件凭据的方式去请求访问。
Map<String, String> params = new HashMap<String, String>(); params.put("grant_type","client_credentials"); params.put("app_id","APPIDTEST"); params.put("app_secret","APPSECRETTEST"); String accessToken = HttpURLClient.doPost(oauthURl,HttpURLClient.mapToStr(params));
1
2
3
4
5
6步骤 2:在验证 app_id 和 app_secret 的合法性之后,生成 access_token 的值并返回。
String grantType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grant_type"); String appId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app_id"); if(!"APPIDTEST".equals(appId)){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app_id is not available"); return; } if("client_credentials".equals(grantType)){ String appSecret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app_secret"); if(!"APPSECRETTEST".equals(appSecret)){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app_secret is not available"); return; } String accessToken = generateAccessToken(appId,"USERTEST");//生成访问令牌access_token的值 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accessToken); 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到这里,我们再小结下。在获取一种不属于任何一个第三方用户的数据时,并不需要类似小明这样的用户参与,此时便可以使用客户端凭据许可类型。
接下来,我们再一起看看今天要讲的最后一种授权许可类型,就是隐式许可类型。
# 隐式许可
让我们再想象一下,如果小明使用的小兔打单软件应用 没有后端服务,就是在浏览器里面执行的,比如纯粹的 JavaScript 应用,应该如何使用 OAuth 2.0 呢?
其实,这种情况下的授权流程就可以使用 隐式许可流程,可以理解为第三方软件小兔直接嵌入浏览器中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小兔软件对于浏览器就没有任何保密的数据可以隐藏了,也不再需要应用密钥 app_secret 的值了,也不用再通过授权码 code 来换取访问令牌 access_token 的值了。因为使用授权码的目的之一,就是把浏览器和第三方软件的信息做一个隔离,确保浏览器看不到第三方软件最重要的访问令牌 access_token 的值。
因此,**隐式许可授权流程的安全性会降低很多 **。在授权流程中,没有服务端的小兔软件相当于是嵌入到了浏览器中,访问浏览器的过程相当于接触了小兔软件的全部,因此我用虚线框来表示小兔软件,整个授权流程如下图所示:
接下来,我使用 Servlet 的 Get 请求来模拟这个流程,一起看看相关的示例代码。
步骤 1: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第三方软件小兔。此时,第三方软件小兔实际上是嵌入浏览器中执行的应用程序。
步骤 2:这个流程和授权码流程类似,只是需要特别注意一点,response_type 的值变成了 token,是要告诉授权服务直接返回 access_token 的值。随着我们后续的讲解,你会发现隐式许可流程是唯一在前端通信中要求返回 access_token 的流程。对,就这么 「大胆」,但「不安全」。
Map<String, String> params = new HashMap<String, String>(); params.put("response_type","token");//告诉授权服务直接返回access_token params.put("redirect_uri","http://localhost:8080/AppServlet-ch02"); params.put("app_id","APPIDTEST"); String toOauthUrl = URLParamsUtil.appendParams(oauthUrl,params);//构造请求授权的URl response.sendRedirect(toOauthUrl);
1
2
3
4
5
6步骤 3:生成 acccess_token 的值,通过前端通信返回给第三方软件小兔。
String responseType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response_type"); String redirectUri =request.getParameter("redirect_uri"); String appId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app_id"); if(!"APPIDTEST".equals(appId)){ return; } if("token".equals(responseType)){ //隐式许可流程(模拟),DEMO CODE,注意:该流程全部在前端通信中完成 String accessToken = generateAccessToken(appId,"USERTEST");//生成访问令牌access_token的值 Map<String, String> params = new HashMap<String, String>(); params.put("redirect_uri",redirectUri); params.put("access_token",accessToken); String toAppUrl = URLParamsUtil.appendParams(redirectUri,params);//构造第三方软件的回调地址,并重定向到该地址 response.sendRedirect(toAppUrl);//使用sendRedirect方式模拟前端通信 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如果你的软件就是直接嵌入到了浏览器中运行,而且还没有服务端的参与,并且还想使用 OAuth 2.0 流程的话,也就是像上面我说的小兔这个例子,那么便可以直接使用隐式许可类型了。
# 如何选择?
现在,我们已经理解了 OAuth 2.0 的 4 种授权许可类型的原理与流程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到底使用哪种授权许可类型呢?
这里,我给你的建议是,在对接 OAuth 2.0 的时候先考虑授权码许可类型,其次再结合现实生产环境来选择:
如果小兔软件是 官方出品,那么可以直接使用 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;
如果小兔软件就是 只嵌入到浏览器端的应用且没有服务端,那就 只能选择隐式许可;
如果小兔软件获取的信息 不属于任何一个第三方用户,那可以直接使用 客户端凭据许可类型。
# 总结
好了,我们马上要结束这篇文章了,在这之前呢,我们一直讲的是授权码许可类型,你已经知道了这是一种流程最完备、安全性最高的授权许可流程。不过呢,现实世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化,OAuth 2.0 也要适应这样的变化,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讲的另外这三种许可类型。同时,关于如何来选择使用这些许可类型,我前面也给了大家一个建议。
加上前面我们讲的授权码许可类型,我们一共讲了 4 种授权许可类型,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就是 获取访问令牌 access_token 的方式不同。最后,我通过一张表格来对比下:
授权许可类型 | 获取访问令牌的方式 |
---|---|
授权码许可 | 通过授权码 code 获取 access_token |
客户端凭证许可 | 通过第三方软件的 app_id 和 app_secret 获取 access_token |
隐式许可 | 通过嵌入浏览器中的第三方软件的 app_id 来获取 access_token |
资源拥有者凭证许可 | 通过资源拥有者的用户名和密码获取 access_token |
除了上面这张表格所展现的 4 种授权许可类型的区别之外,我希望你还能记住以下两点。
所有的授权许可类型中,授权码许可类型的安全性是最高的。因此,只要具备使用授权码许可类型的条件,我们一定要首先授权码许可类型。
所有的授权许可类型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,因此我们还要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,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授权许可类型,比如使用客户端凭据许可类型的小兔软件就是一个案例。
# 代码
// 隐式许可
http://localhost:8080/ch06/implicit
// 客户端凭证许可
http://localhost:8080/ch06/client_credentials
// 资源拥有者许可
http://localhost:8080/ch06/password
2
3
4
5
6
7
8
代码 (opens new window) 相对简单,没有完整按照协议实现,可以不去看。主要理解这里的流程。
# 思考题
如果受限于应用特性所在的环境,比如在没有浏览器参与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授权许可类型呢,还可以使用授权码许可流程吗?
# 拓展阅读
资源拥有者凭据许可,直接用用户名密码是前 **端登陆还是后端登陆?**例子中还需要携带 appID 和秘钥,那就是需要后端登陆。那这样的情况就是,官方出品所的产品都要自己提供登录接口,然后后端服务绕一圈去登录?能否直接在前端直接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?
登录和授权是两个通路的事情,任何授权都是在用户登录之后进行的。
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是来进行登陆的,appID 和秘钥是用来换取访问令牌的。
授权的本质是令牌,令牌是怎么换来的呢,是用户登录之后的授权,那生成令牌的时候是怎么跟用户的登录关联上的呢,因为授权和登录的后台处理都是「一家」的。
并不是说后端服务绕一圈再去登录,而且生产中登录和授权本来也是有分别的系统来进行处理。
对比了授权码许可类型,本文介绍的三种授权流程中,都不需要经过用户小明的「授权」操作吗?
只有客户端凭据许可不需要。
任何授权都是需要用户登录后,只有客户端凭证许可不需要,那隐式许可,是如何和用户关联上的?这里笔者没看明白。
对于授权服务而言,支持隐式类型还要对注册的域名增加跨域支持吧?
隐式许可类型实际应用在生产环境中的机会非常小了,比如直接嵌入浏览器这样的应用,在我们的实际生产环境中很少。因此,大家的重点不要放在这个授权许可类型上。
如果内网两个服务器需要鉴权通信,就可以使用隐式授权?
隐式许可的特点是 第三方软件无法对浏览器隐藏任何秘密,因为第三方软件的任何信息都暴露在了浏览器里面,第三方软件也就没有办法,也无必要再持有秘钥,失去了一层保护,授权服务会直接返回 access_token 给到「嵌入」浏览器中的第三方软件,但是用户授权的动作还是要有的,用户不授权,授权服务不颁发access_token,当然这个access_token也暴露在了浏览器下面,所以隐式许安全性低了很多,另外也有它的使用局限性,仅仅在浏览器短暂运行的第三方软件的场景。
内部服务之间的鉴权的时候,【一般】的做法是这样,比如服务 A 调用服务 B,B 要对 A 鉴权,当 A 申请去调用 B 的时候,B 会留下 A 的 app_id,同时会告知一个 token,某种【层度】上跟隐式许可类似,这里没有了秘钥,但隐式许可是需要【用户】这个角色参与的,所以严格上来说不是 OAuth 2.0 里面的隐式许可授权类型。倒是有点像失去了秘钥的客户端凭据许可。
OAuth 2.0 从思想层面来理解是包含了一种授权的思想,可以【简单的理解】就是用令牌代替 去访问。
是否每次都需要去获取 token?
token 有有效期,一段时间之内都可以使用。而且可以刷新 token
四种基本授权许可类型中 隐式许可 和 客户端凭据许可 没有 refresh_token。